跳到主要內容
:::
現任及前任總會理事長

校友總會第十四屆理事長    劉允彰

 

  <------------------------------------------------------------------------------------------------------------------------------------>

員林高中校友總會第十三屆理事長蕭義明


初中第20屆校友、 亞東技術學院機械系、台灣大學材料熱處理班及東海大學EMBA畢業,現任PUMA合正巨霸集團總裁
蕭義明總裁初中畢業後,為改善家業,以半工半讀方式完成高工學業。1979年創立合正機械,由1人公司自行設計、產銷,慢慢形成全球策略聯盟之集團公司,創立至108年滿40週年
以專業產銷各式空壓機、氣動工具、壓力容器、周邊設備及零組件…等產品遍及全球,行銷136個國家,[有太陽的地方就有PUMA]是他們的目標。不斷研發創新外,在品質及管理層面更掌握了核心競爭能力,以高效率及差異化的企業運籌策略,達到了國際化水準,取得多國認證及相關發明及專利PUMA在鞏固經濟層面後,不斷擴廠.研發新產品,,更加強社會責任,重視環保、綠能及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樸實創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及宏遠的理想,實為企業界典範,彰化之光,台灣之光

 

108.4.13校慶大會理事長交接,林允進卸任理事長(右)以大古鑄鐵壺賀蕭義明新任理事長(中),左為游源忠校長

  漫談50年員中情                                                                                                                                        65屆 謝佳樺校友報導

105年6月8日,這天學校請來了畢業50年的傑出校友─PUMA合正巨霸集團蕭義明總裁返母校演說。他說"For you knowledge﹐not for you money!",希望藉由向學弟妹分享自己在員林高中初中部就學的點點滴滴,以及畢業後歷經升學、創業的甘苦談,讓學弟妹們能夠更有理想、動力、方向,朝自己的目標邁進。

學長說,當年員中可是南彰化的第一志願,於上百名青青學子中,有幸考入員中,是他偌大的榮幸。他笑談就學期間,因數學、地理科頗具天賦,總是近乎滿分,然而國文、歷史科則在及格邊緣徘徊,直至創業後,才知曉歷史的重要性。有趣的是,學長還談及當年,袁澤田老師曾在課堂中,與學生們分享法國人設計化妝品的概念,引起全場師生哄堂大笑。

蕭學長在務農家庭成長,自小便得於課餘時間幫忙務農,例:在炙熱的豔陽下,辛苦的「駛鐵牛」,這樣的生活背景,讓他思考是否有將其「自動化」的可能。隨著時代變遷,台灣進入農業機械化的年代,蕭學長的家中也添購了許多機器,而他被分配的工作就是修理農機。因此自中學起,他就熟悉機械,這為他未來自創品牌之路奠定了深厚基礎。

整場演講中,除了談到他的童年、求學階段的趣事外,學長還統合了五大職場生存守則:第一,留心社會事件,關心時事,並深入了解、與時俱進,以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像是QE、TPP、RCEP、APEC……,諸如此類的國際議題,都是必須知道的「常識」。第二,行事的步驟,分別是想要、去做、成功和分享,按部就班的一一實踐,並在成功後,善盡社會責任,敞開心胸和旁人分享成果,讓社會能夠集體進步,切勿自私獨占。第三,用人當首重人品,次為態度,能力則居最後,人須先有端正的品性、謙和的態度,而後才及其能力,當參者兼俱時,方能成就大業。第四,為人處事須謹守「言宜慢,心宜善」此六字箴言,開口前,多想、多聽、多看,心中常純善念,培養悲天憫人的胸襟,圓融、通達事理。第五,人生無絕對,經營事業需衝,亦須懂得放慢腳步,所謂:「創業容易守業難」,除了於適當時機放手一搏外,更應當學會穩固根本。

最後,蕭義明學長勉勵在座的學弟妹們,要珍惜身邊的人、事、物,因為"Anything may change."我們能做得,無非就是充實自我、勇往直前,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行有餘力之時,更要回饋鄉里,造福桑梓,與社會共存共榮。

 

      

   

      

  <------------------------------------------------------------------------------------------------------------------------------------>

校友總會第十二屆理事長    林允進

 我出生在彰化縣芳苑鄉永興村,從小媽媽就很會鼓勵我要好好讀書,將來不要再務農。父母辛勤工作,後來買地蓋了新家,門柱上刻了一幅對聯「揚世澤莫如積善,振家聲還是讀書」。有一位風水師說:「這房子地理好,未來會出狀元」。媽媽也常用這句話來表示她對我的期待。後來考上員林中學初中部,但是我似乎喪失記憶力,頭腦一片空白。好像受堂姊的公公下符咒作法,後來請人到二林牛墟小廟去把我的魂魄請回來,我才逐漸醒來。在初三努力拼了一年,考上台中二中。高中聯考時突然發現我對船舶很感興趣,而選擇了海洋大學造船系。大三時,因為發現日本製造商船佔全球一半以上,因此下定決心好好自修日文,將來有機會的話要去日本學習船舶設計。果然非常幸運的取得日本國立東京大學船舶工學科船型研究室的入學許可,並拿到日本政府交流協會獎學金,1975年春天去日本東京大學,後來又有日本扶輪社友提供的米山獎學金的資助。1980年夏天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在台灣大學造船系所專任副教授,同時也在海洋大學兼任。


  1985年秋天放棄教職,回台中租了80坪創立般若科技公司,生產小艇推進器經過30年的努力終於成為世界第一的螺旋槳製造商。2013年成立大古鐵器公司,產銷高品質的鑄鐵壺及鑄鐵鍋具。在國內擁有良好的風評,有很多使用者發現,使用大古產品既美味又可以當作傳家寶。
  綜觀我這一生的經歷,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即「科技創新、造福人群」。這也是我要勉勵後輩的學弟妹們,好好學習各門學科,這些基礎學會了,將來都會用得到。你們現在努力學習,將來出社會之後,一定會覺得書到用時方恨少,而且越能融會貫通的人越有成就。以下我依序加以解說。


 我在日本東京大學五年半的研究生涯裡,學習了興波阻力理論及螺旋槳理論,這些都是很複雜的高等數學,利用大型計算機的能力去解讀船舶阻力及推進性能,然後再利用船模試驗的結果作分析。我是第一個應用在實際貨櫃船的理論計算,其結果又非常吻合,讓教授們都刮目相看。後來我又自創一套後半部船型改良方法,找到最佳船型,可說震驚了日本造船界,獲頒年度卓越論文獎。現在的商船設計都採用我博士論文的新船尾形狀,因為可提昇推進效率,又減少螺槳的振動與噪音。


  1985年我抱著「學以致用、發揮潛能、造福人群」的理念出來創業,舉凡CAD/CAM、模具設計、精密脫腊鑄造、熱處理、機械加工、機械人表面拋光,或鋁合金鑄造技術、表面處理、三次元造形設計、鑄鐵的二價鐵處理,幾乎是活到老學到老,應用各種數學、物理、化學或是生命科學的知識,可以說利用科技創新來開發各種技術,作出好的產品,才能嘉惠使用者,造福人群,創造出世界第一、獨一無二的公司。


 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創業時,Apple II 電腦剛上市不久,國內有人開發一部銑床,利用Apple II寫程式和日本三菱公司的伺服器來控制XYZ三個軸,Y軸是利用精密分度盤控制,因此開發出三次曲面螺槳之CNC銑床,對開發水上摩托艇螺槳之模具立了大功。又我參加美國精密鑄造協會,連續五年都去美國參加年會,學習最新技術,應用在不鏽鋼螺槳以及大古鐵器之鑄造技術上。對鋁合金我也獨自開發擠壓鑄造技術,且採用耐海水難鑄造的材料應用在鋁合金螺槳上,此產品深受好評。最近因應勞工短缺,我們導入機器手臂來作沾漿、淋砂以及不鏽鋼螺槳拋光等工作,確保公司的品質穩定,以提昇競爭優勢。這些技術開發,都是科技創新的典型,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要讓公司業績成長,先照顧員工及股東,再提供給使用者,以達到造福人群之目的。

用愛創造幸福人生林允進2017.12.26

最近參加了柬埔寨義診歸來,內心有許多感觸,似乎做了一趟時空之旅,回到我60年前的故鄉,我剛上小學時沒鞋子穿,冬天走路都要避開白霜的路面。所以看到金邊郊區的小學生穿著拖鞋,臉上的笑容又是那麼燦爛,真想去擁抱他們一下,在此想用此文鼓勵這些小孩,還有生長在台灣的年輕人,如何用愛來創造自己美麗的人生。

回顧我這一生是很幸運的,雖然出身寒門,但一連串的心想事成,讓我擁有良好的學歷,成功的事業以及美滿的家庭,其秘密是因「有愛心的母親」開始,她出身童養媳,沒有受什麼教育,但非常懂事又善良,35歲得到天耳通「成為阿彌陀佛的使者」,到處行善,例如台中市在土地重劃時,拆除許多古墳所造成的許許多多孤魂,母親主動為他們超渡…..等等,她38歲生了我,在她循循善誘的教導之下,讓我找到自己人生目標,遠渡日本東京大學,只花五年半取得船舶工學碩士、博士學位。30歲回台大造船研究所任教,作育英才五年後,辭去教職和內人到台中市創立「般若科技公司」,經過32年努力經營,如今已成為小艇推進器的龍頭廠。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我們夫妻倆學會了用愛來領導公司,以創辦「幸福企業,快樂職場」為目標。另外我們也經常給出愛,幫助一些弱勢團體以及扶輪之子或中華扶輪冠名獎學生。可說活得心安理得,內心充滿喜悅與和平。

我發現人們內心充滿愛,就會形成正能量,加上內心渴望的信念,專心一意的去創造,自然而然的會達成目標。我的博士論文或是現在的事業都是這樣創造出來的。當我們有了夢想,就要想像具體化的成果是什麼,專注的思考如何去達成每一階段的目標,一步一腳印的去實現,我認

為有宗教信仰時,可以用祈禱的方式,把你所想要的結果向老天說出來。老天會安排貴人來指引,或開啓你的靈感,讓你突然靈光一閃而想通了。如此一點一滴的累積成果,就能完成一部大作或成功的事業。所以不管你想成為怎樣的人,例如音樂家、藝術家、廚師、裁縫師、工程師、醫師,都是同樣的先要有愛心充滿正能量,然後一心一意的去成就自己,必然會有傑出的表現,成功之後不忘持續為善,自然會擁有幸福的人生。

這似乎很簡單,但仍然有很多人找不到入門,我認為很多人不敢去挑戰,他們總認為凡事要成功是很困難的,所以不會去嘗試,其次是不相信「愛的能量」,一聽到「愛」就起雞皮疙瘩,對世間的行善施捨總會懷疑是否會被騙呢?總覺得花在自己身上比較紮實,如開名貴的車,一身光鮮亮麗,出國要五星級享受,對於「功德」、「福澤」聽聽就好。另外有些人把愛用錯方向了,稍有成就就起花心了,本來應該好好珍惜已擁有的親蜜關係,不知為何總會被外面的野花所吸引,因為失去了正能量也就失去了靈性,無法一心一意的專注於自己的目標上,不但無法美夢成真,還會鬧出許多風波來。所以要成功必先修練自己,走在正道上面,寧可平靜過日子也不要貪圖無謂的享受。

最後我想鼓勵年輕人要有「創業家精神」要先走入職場,先想好要從事什麼行業,依照自己的興趣與性向,選擇合適的工作,腳踏實地務實的學習,先練就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如果你很幸運在一家有開創性又有前瞻性的公司,你可以發揮所長,開發新產品及事業。如果你覺得時機成熟想出來創業,記得常保持創新的思維,最好能有開創自己品牌,行銷全球的雄心,你就能找到自己的幸福人生。

   

 


   

第十一屆校友總會理事長    李柏林

    員中湖消失了,在西元1985年起的三年時光中,每逢梅雨季節,天雨濛濛,雨水逐漸淹沒操場,從教室望去一片小汪洋,下課時斜倚欄杆眺望,思緒暫時由書本跳出,感受雨天的清涼。當時的國文老師 –林義勝,叫我起來朗讀,李清照的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彷彿當年的景象重新回到眼前。母校,有著許許多多年輕學子的回憶。


    五年前,與當年員林高中的同班同學,感恩母校的培育,大家響應捐款回母校,也因此再一次牽起與母校的緣分。回到員林高中,轉眼三十餘年,雨還下,湖已不復見,學校已是一派新氣象。在上週校友會開會後,兩年校友會理事長的任期已屆,也順利的將校友會交接給尊敬的林允進學長。會後,回到活動中心,再次欣賞布卡索管樂團的演奏,心中再次感恩母校。


    母校現任游源忠校長,以「民主的校務決策、效能的學校行政;專業的教學成效、卓越的學習成就;多元的學習環境、整合的社區資源;關懷的輔導工作、全人的品格發展」等四大願景擘畫學校未來,因應107課綱積極開發校本必修「在地關懷」、「國際視野」特色課程及跨科學習課程規劃,又積極參與教育部「跨國視訊學習與交流計畫」,擔任教育部跨國視訊核心種子學校,教育理念宏博。祈祝員林高中的師生們,在游校長的帶領下,日益精進,再創員中人的驕傲!

   

消息公佈欄

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
跳至網頁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