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言(前總務主任王儀珍撰)
回顧員林高中自創校以來80年間,大致經歷四次校園大變化。第一次大約在民國46年到56年期間,當時廖五湖校長興建有教學大樓(47年落成,82年拆除,過去是教官室、輔導室及班級教室,現在為校門口西側樹林)、博學樓(圖書館,52年完工,現在的萊爾富便利超商及預計八十週年校慶啟用的校史文物館)、致知樓(52年完工,約84年拆除);羅旭升校長興建布丁堡(56年的藝術館,揚藝樓的前世) ;熊惠民校長興建圖書館(59年落成,現在的輔導中心)。
第二次大約在民國72年至76年間,潘星照校長徵收後操場校地,建造活動中心、勤學樓及校區排水設備&抽水站。
第三次是78年起至84年間,郎致運校長執行潘星照校長提出改建老舊教室計畫,獲得教育部補助款,拆除原行政大樓兩側日式兩層樓屋瓦式教室,改建為東西兩幢三樓RC磚造普通教室。80年至84年簡蒼調校長以舊教師單身宿舍籌蓋游泳池、靜修路籃球場建造新藝術館、舊禮堂建造科學館、軍械室及倉庫蓋圖書館、後操場蓋司令臺、舊學生車棚蓋員中學苑(學生宿舍)、拆除校門口梅花型圓環及國父銅像、內縮圍牆建造新大門。
第四次是96年起至99年間,孔建國校長提出計畫,粘淑真校長爭取到1億1仟多萬補助款建造揚藝樓(美術專科教學大樓);呂培川校長拆除行政大樓綠美化後,打造正新藝文廣場,設置公共藝術彩繪人生,將升旗典禮移往籃球場舉行,人文廣場(舊稱內操場)種植光臘樹、菩提樹,設成期石悟園區,移植象徵校徽老榕,設置文學步道於校園東側川堂,西側川堂為建大科技走廊。
茲將近十年的重大校園建設臚列於後:
(一)揚藝樓興建(96年6月-99年3月)
97年4月美術專科教學大樓(揚藝樓)工程因包商資金周轉不靈倒閉,呈現停工狀態,雖是委託中區營建署專案管理,但仍受審計處查核,期間困難艱辛難以筆墨形容,先中途結算後,於98年初再度發包動工,進行接續工程,終於在99年1月完工,3月下旬申請使用執照完成,4月校慶落成啟用,總工程款含設備費共計1億1仟萬餘元。
(二)行政大樓拆除蛻變為正新藝文廣場(98年12月-99年4月)
98年年底非常感謝正新輪胎公司羅結教育基金會及陳榮華總經理(本校校友)慨捐數百萬巨款,再加上教育部補助近3佰萬元綠美化工程款,經過三個月規劃、三個月施工,拆除已達使用年限、經常漏水、嚴重龜裂的行政大樓(外表貌似與樸質樓、實踐樓同一棟,其實為獨立棟),中庭邀請銅雕大師余燈銓製作「圓融高昇」意象銅雕,象徵校內師生、兩性、教學行政和諧,共創校譽圓融高昇願景。兩側牆面裝置全國唯一校園有巨幅(5M×6M)馬賽克鑲嵌精緻壁畫,東側為複製張煥彩老師「白雲故鄉」員林東邊八卦山脈水彩畫景致,象徵校訓「樸實」意涵;西側為張煥彩老師傑出學生-台灣師大美術系所施並錫教授(員林中學高中15屆)所繪「與海拚搏」,象徵校訓「勤奮」意涵。
兩幅壁畫各燒製東側近600色、西側近700色磁磚,由高師大美術系所李億勳教授領導全臺著名的紅毛港馬賽克鑲嵌藝術團隊,按照畫作的肌理、紋彩、光影,每區塊都用最完美苛求的美學藝術態度重新創作貼成,每幅費時六個月以上完成,到了現場每幅尚須耗費1-2個月細細貼上,不斷修正再修正才得以完成,是可以收藏在國家博物館的無價珍寶(相較於法國羅浮宮的馬賽克鑲嵌作品絕對勝出許多)。工作團隊兩次都是自高雄鳳山來到員林,住在儀珍(時任總務主任)提供的簡單住所,不計成本、工時,只為做出最好的作品。
在此一定要誠摯感謝施並錫教授及李億勳教授和楊惠如經理、林俊成老師的無盡付出。也在此呼籲,將來若不得不拆除樸質樓及實踐樓時,這兩幅巨作務必先找專家切割壁畫,找地方安置這兩幅稀世珍寶,千萬莫任其敲毀殆盡啊!(修復材料600-700色磁磚均已收納在科學館旁大倉庫中,當中亦留有說明資料在內,請大家一起記得它們,每幅造價是200萬元喔!)
(三)人文廣場--公共藝術「彩繪人生」(99年1月-12月迄今蛻變中)
興建揚藝樓必須配合規劃的1佰萬公共藝術經費,由公共藝術專家學者推薦邀請藝術家創作、說明且製作模型,展示於圖書館經全校師生票選後,由花蓮石雕大師許禮憲老師的「彩繪人生」雀屏中選,在99年底完成。人字型步道下方是排水管設施,步道鋪設形狀為顏料罐之五彩繽紛大理石石板,另設有筆洗水生植物生態池及蒙地卡羅花崗岩調色盤、長山石畫筆、油壺等石雕桌椅,人字型步道更鑲嵌太陽能地燈,夜景特別有感覺,十分具有特色。近年更栽種了象徵校徽的小葉榕、茄苳樹、小花紫薇、光臘樹。75週年時由歷任會長江耀鑐、張國清、陳正發、張維堯、陳和錠、趙新興、施伯翰、陳焜成捐贈了雅石(台灣花蓮大理石),已成為師生談心休憩的好園地。
(四)校園環境美感再造vs校史文物館入口意象(105年4月-106年3月)
本計畫配合學校近40萬自籌款,以建築師黃金麗先生(1920-1980)於1963年設計建造的校史文物館為故事發想,融入美感素養的養成課程。「繁華落盡見真淳,惠澤福民前人樹」:半世紀前一位兢兢業業的建築師,規畫了充滿美感的「圖書館」-前教育部黃榮村部長念茲在茲的築夢樂土。半世紀之後「她」是員林高中校園中僅存的歷史建物,是黃福民、黃惠澤、黃亨通、黃娟娟、黃樹人五位校友們思念父親-黃金麗先生時,會遠從世界各地回到員林高中流連徘徊「最美的回憶」,期待為此建築打造53年後的新生,同時重新呈現她的時光入口意象之美。
學校近10年工程大事紀
97年工程
‧樸質樓、實踐樓電力改善
‧家長會冷氣採購第一階段 高三教室優先裝設冷氣機。
‧學生宿舍電力改善工程
‧勤學樓、奮進樓電力設備改善工程 為高一二班級教室裝設冷氣做準備。
98年工程
‧校園無障礙環境改善工程 —圖書館電梯
‧全校高一二班級教室&學生宿舍 (員高學苑)全面安裝冷氣
‧耐震評估資料97年8月8日完成初評, 98年5月26日詳評完成
98年8月起,啟動4年5000億特別預算進行國立高級中等學校老舊校舍補強工程,由委任建築師及承辦總務主任親自到台北國家地震中心報告接受耐震補強工程規劃審查,本校通過99年暑假期間進行(1)勤學樓翼牆方式補強,同時擴大川堂面積,增設西側樓梯(本棟大樓為
反樑設計所以與東側樓梯有高低差),之後始有員高光廊的設施園地。(2)奮進樓女兒牆作翼牆補強,部分作拱型處理及外觀重新貼磁磚,一掃「廢墟」汙名。(3)員中學苑(學生宿舍)短柱植筋補強。(4)活動中心南北側拆除窗戶補強,加做北側木棧通道,提供師生更安全的校園環境。
‧老舊校舍(明德新村本校教職員宿舍)報廢拆除。
拆除後的土地由國有財產局收回。位於員大路一段的明德新村教職員宿舍大約建於民國50年代,土地權屬國有。地上建築物據資深教師們記憶印象,部分建築費用是使用者自行負擔,約在民國70年之後,校方亦不再負擔修繕責任。民國90年之後,教育部來文全面清查,位於市區商業地段者由國有財產局收回,騰空標售,本校原有員林市林森路、育英路、員大路及靜修路現游泳池所在地等教職員工宿舍,目前僅餘育英路一幢二樓式獨棟宿舍。
‧籃球場場地鋪面改善工程
因揚藝樓工程安全圍籬拆除後,原籃球場PU鋪面受損,影響學生上課安全必須改善。
‧校區節約能源-電力安全監控系統工程
此系統為校內每部冷氣安裝智慧監控及自動卸載機制,可達到校內電力調度的最佳化。本工程同時將本校所有電線、網路線、電纜、林林總總,縱橫交錯於各幢建築物天空間的線
材均收入地下,從此本校每幢建築物間,天空不再有電線網路線橫越。此為如今校園環境得以清爽雅致的重要關鍵。
‧增設網球看臺工程
此工程完工後,上網球的師生及社區早晚球友始有講課及休憩場地。
‧第二階段加速改善校園無障礙環境工程
原計畫申請科學館電梯,因員林鎮綠園道建築線切過大樓西側樓梯西北角,無法申請建築執照作罷,改為設置樸質樓與實踐樓無障礙設施。同時將廁所改為男女分開。82年大樓始建東側為男生用、西側為女生用,98年因應中間行政大樓拆除,改為東西側均有男女廁,但
間數銳減,造成目前女廁間數不足困境。但科學館增建外掛式電梯案仍在努力中,困難重重疊疊,艱辛難解。
‧建置校區光纖網路工程,改善上網傳輸速度
全面提升校內骨幹網路為光纖網路,以因應行政與教學對於網路頻寬的大量需求。
‧98年政府擴大內需教育補助計畫及改善E化設備計畫
透過此近年最大規模的教育經費補助計畫,建置每個班級成為E化教室,包括資訊講桌、高流明單槍投影機、綜合擴大機等設備。並建置圖書館四樓電腦教室、揚藝樓GIS專科教室,以及許多教學與實驗設備、體育設施更新。
‧雙面多功能牆(網球練習牆&攀岩牆)
透過前述98年政府擴大內需教育補助計畫建置之體育設施,並透過聘用專業教練及成立專屬社團,成為本校極具特色之 體育活動。
‧奮進樓南面樓梯前與勤學樓西側排水溝改善工程
本校校地過去為良田,因此地勢較為低窪,每逢急暴雨10分鐘變成水鄉澤國,過去經常有員中湖場景,經過潘星照校長設置科學館後方抽水站及孔建國校長建置活動中心前大排水溝加抽水設備後大有改善,但仍有久雨淹水之苦,此工程完成後排水問題改善更顯著。
‧行政辦公室搬遷裝修工程
因應行政大樓拆除及綠美化工程獲正新輪胎公司羅結教育基金會巨額補助,建置正新藝文廣場所需,裝修已經不再使用的舊電腦教室及語言教室為匯談室,普通教室為會議室、教務處、總務處、主計室、人事室及聯誼中心,奠定今日實踐樓(行政大樓)的根基。
‧田徑場PU助跑道整修工程
‧圖書館消防工程
圖書館電梯於 99年4月完工,但消防工程至100年5月才真正完成。圖書館是民國83年完工的舊建築,裝置電梯工程時需通過新的消防法規才能申請建照和使用執照。不僅消防工程法規時時在變,消防設施總經費更高達近290萬元,比電梯本身工程250萬元高出許多。
99年工程
‧行政大樓拆除及綠美化工程(正新藝文廣場)
‧實踐樓裝修工程
‧活動中心災損整修
98年11月初突如其來的地震造成活動中心天花板大量掉落、吊掛支架扭曲變形、大型冷氣風管從天花板四處凌亂鬆垂,活動中心成了危險場所,幸經教育部補助修復。
‧揚藝樓演藝廳音響設備
設有大耳朵可接收歐美多國衛星節目,設有貴賓休息室、小舞台、燈光設施及影音播放系統,堪稱全校最佳表演及演說場地。
‧西側教室補強工程
補強後耳目一新,現今奮進樓。
‧勤學樓左棟&學生宿舍&學生活動中心補強工程
補強後造就寬敞大川堂,是現今員高光廊所在地。
‧揚藝樓GIS專科教室工程
GIS專科教室設備完善,是地理科教師教學利器,透過電腦軟體系統進行地理教學,學生連續數年獲地理奧林匹亞優等獎。
‧植生斜側牆與半自動澆花系統工程
本工程是申請永續校園經費,由家長會副會長景觀設計師石正勝先生無償設計。主要希望能藉由多層次生態綠化工程─植生斜側牆與半自動澆花系統,種植各式攀藤蔓生有花植栽,一方面美化西側廊道,一方面夏季可以阻擋西曬燠熱,目前種植有金銀花、蒜香藤及大鄧伯花。
‧揚藝樓3-4樓裝修案
美術教師辦公室及水墨、設計等各美術專科教室設施裝修。
‧全校廣播及監視系統
安裝目前使用中的校園鐘聲及廣播系統,配合校園作息運作。另外於全校各個角落安裝2套32組攝影機及中央監視系統,有效提昇校園安全。
揚藝樓二樓情境教室裝潢工程
設置仿古代私塾課桌椅,古色古香非常優雅精緻有特色,課桌椅均請設計師專門開模製作(模具保存在大倉庫中),教室充滿書香氣息,目前也提供國樂社社團使用。
‧圖書館四樓文書組檔案室資料軌道收納系統
行政大樓拆除後,檔案資料暫存圖書館校史資料室,深感不便且不敷使用,特地籌措經費設置最大容納空間之滾動式軌道收納系統,期能可長可久,目前由文書組管理。
‧揚藝樓公共藝術彩繪人生
詳見前面人文廣場-公共藝術彩繪人生說明。
‧揚藝樓西側至科學館風雨走廊木質花架
此風雨走廊乃為解決風雨交加時,老師們從揚藝樓教師辦公室至奮進樓或勤學樓上課時,需承受颳風淋雨之苦而設置。木質花架造型
可綠化美化校園景致。
100年工程
‧體能訓練場改不鏽鋼材質及整地工程
重新升高體能訓練設施高度,以改善因每年運動會整理跑道添購紅磚土,導致單、雙槓及體能訓練設施高度不足,無法達到伸展運動功能。
‧網球場鋪面整修及增設照明圍網整修工程
本校紅土網球場是員林市內唯一紅磚土網球標準場,是社區人士互動的優質場地,除了颱風下雨場地無法使用外,天天早晚均球友雲集,不乏各界名流咸集。尤其瑪吉斯球友團經常捐贈經費以維護球場品質,是社區良性互動典範。
‧文學步道工程
由樸質樓川堂東北面設置入口意象,往揚藝樓前進,運用通道呈現東西方文學名家簡表,提升學生文學常識及視野。邀請書法名家書寫詩詞,美化鐵窗格柵,形成書法藝術廊道。大圖呈現莎翁佳辭美句,涵養學子人文底蘊。
‧游泳池一二樓更衣室排水系統改善工程
85年完工的游泳池更衣室,沖洗設備已老舊且多處漏水、磁磚鋪面破損,影響學生安全甚鉅,爭取教育部補助款200餘萬元整修,以利游泳課之進行。
‧科學館會議室校園設施整修工程
83年完工的科學館一樓會議室使用頻繁,已顯老舊,重新黏貼仿木紋地板及前排設置小舞台,增加功能性。
101年工程
‧學生宿舍一樓天花板及勤學樓門窗、化糞池整修工程
勤學樓化糞池經費為本校傑出校友、現任彰化縣長魏明谷(時任立法委員)到中央積極爭取而得。勤學樓建造於民國74-76年間,原設計只有18間教室的預算,但是潘星照校長嚴格控
管經費,竟得以蓋出24間教室。之後再積極爭取經費蓋化糞池,因經費不足之故,化糞池設施簡單,加上是主要教學大樓,學生人數最多,使用率最頻繁,事關學生在校生活之衛生環境需求,急需改善更新。
‧101年度第2階段加速改善無障礙校園環境工程
設置奮進樓與實踐樓間電梯,連通主要教學區奮進樓及勤學樓,使校園成為通行無阻的無障礙空間。
102年工程
‧勤學樓南側與科學館東側排水工程
爭取教育補助款,重新開挖勤學樓南側排水溝並加深加廣;同時重新鋪設地面為透水磚鋪面,以利雨水回滲大地。科學館東側原為坎坷不平整的粗面水泥地,一併重抓水平線,改善長期以來的雨後積水問題。
‧活動中心廁所整修工程
運用校內自有資金,將活動中心廁所整修為比美五星級飯店的洗手間,窗明几淨。設有熱水器,方便必要時能有沖洗設備使用。
‧電力高壓設備維護改善工程
本校高壓電區與優質機電廠商簽有維護合約,以維持校內用電安全,定期檢修更換重要設施。
103年工程
‧勤學樓廁所整修工程
勤學樓三層樓共有12間男女廁須更新整修,因考量學生上課需求,分103、104兩年度申請整修。另一原因為80-82年間曾於奮進樓三樓設置簡易女生宿舍,以勤學樓西側三樓女廁改設為浴
室,在此次整修中已全部清理過,已無洗衣臺外接水管等痕跡了。
‧樸質樓及勤學樓門窗整修工程
樸質樓及勤學樓全部門窗全部更新,提升門窗的安全性與美觀。
‧安裝高一教室無線網路
申請參加「教育部行動學習推動計畫」,高一教室全部建置無線網路,並配合信望愛基金會提供每位師生一部HTC Flyer平板電腦,及透過各項教育訓練,讓老師學習使用新的教育平台與教育模式翻轉課堂教學。
‧勤學自習中心整修工程
勤學樓地下室原為學生社團聯合社辦及員生消費合作社(已解散)所在,多年來淪為雜物堆積的陰暗角落。為有效利用此一完整樓層空間,提供優質學生讀書環境,於是重新整修地下室,包括全部重新粉刷、配置新型風扇和節能燈管、安裝分離式冷氣六部、分區開放隔間設計、入口抽水馬達蓄水桶和電力輸送變電箱重新配置美化等,使此空間煥然一新,並配以獨立座位閱讀桌椅,成為媲美大學等級的閱讀中心,也是學生最為喜愛的自習中心。
104年工程
‧建大科技走廊
感謝建大文教基金會慨捐巨款設置「科技走廊」,架設鳥類生活觀察箱、各類型綠能發電教學設施及各類科普知識、世界各國知名科學家重大發明及生平簡介,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增進對科學知識的理解以及豐富學生的觀察力。
‧英文聽力播音及無聲廣播系統
本工程是教育部為因應大學考試加考英文聽力補助經費建置。透過此計畫建置高一二各班數位化英聽廣播系統機上盒、綜合擴大機和英聽系統專屬網路;並透過後續均質化精進標竿計畫,擴充至高三班級,及加裝全校每班一台液晶電視,使本系統可透過各種影音輪播和公告模式,達到和有聲廣播互相搭配的全校無聲廣播系統。
‧安裝高二教室無線網路
本校連續第二年參加教育部行動學習推動計畫,並配合此計畫建置高二教室及專科教室無線網路
‧班級電腦全部更新
原98年「政府擴大內需補助改善E化設備建置」之班級教室資訊講桌及電腦已老舊容易當機,利用均質化精進標竿計畫全部更新以提升教學效能。
‧老舊危險電力汰換工程
‧勤學樓廁所整修計畫工程, 此工程為第二期廁所改善工程。
105年工程
‧設置勤學樓自習中心入口意象及鋪設地板工程
游源忠校長非常關心學生的讀書環境,對於原本配置給高三同學晚自習的勤學自習中心,希望能更豐富入口意象,張貼歷屆及應屆表現優異之校友海報,鼓勵在校學子。並將原本老舊的地板更新,所有的閱讀桌椅也全部更換成獨立式個人自習桌。
‧校史文物館室內初步整修及三樓國教署典藏室工程
初步將原熱音社及童軍社之社團辦公室搬遷至藝術館一樓,整理二樓為校史文物館、三樓為國教署12年國教創作品典藏室,有大型收納防潮箱及投影設備。
‧學生宿舍寢具全部更新
為了解決學生宿舍寢具設備老舊及寢具尺寸狹小空間擁擠的問題,編列校務基金全面更換學生宿舍寢具,大幅度提升學生居住品質。
‧校園網路整體架構更新
為了因應網路世代行政業務與教學對網路穩定與網路安全的高度依賴,特編列校務基金針對負載平衡器、防禦閘道器、核心交換器、以及建置全校虛擬私有網路(VLAN)的交換器,全部予以更新。
‧多功能數位校園平台建置
將學生證全面更換成多功能數位智慧卡,結合出缺勤系統、晚自習點名系統、圖書借閱系統,達到數位智慧化校園環境。
‧圖書館及活動中心冷氣更換
新增圖書館二樓書庫、閱覽室及一樓國際視訊教室分離式冷氣10部,並安裝活動中心一樓及二樓大型氣冷式冷氣5部,以因應大型活動需要。
‧電子公文交換及簽核系統建置
透過電子公文交換及簽核系統建置,行政業務可進一步朝向節能、省碳、無紙化及不受時間空間限制,隨時可承辦公文業務,加速行政流程與提升行政效能。
‧更新科學館實驗室桌椅、排煙等設備
透過均質化精進標竿計畫補助經費,逐步更新科學館實驗室桌椅、排煙等設備,增進實驗室安全。
‧國際視訊教室裝修及虛擬主播台建置
因應本校加入教育部國際視訊會議核心學校團隊,游校長申請國前署專案經費補助建置「國際視訊教室裝修及虛擬主播台」,透過國際視訊會議連線對談,可提供學生外語溝通表達能力及全球移動力;透過虛擬主播台的建置,可拓展學生的舞台表演形式,包括虛擬場景的結合或新聞主播模擬課程。
106年工程
‧校園環境美感再造--校史文物館入口意象工程
申請「105年度校園環境美感再造」補助款80萬元,以及校內配合款近40 萬元,以「員林高中In My Heart」為入口意象,設置穿著歷屆制服之人形立牌作為穿越時空、連結校友與現在學弟妹的共同回憶。
‧校史文物館內部展示空間整修工程(校友捐款)
配合八十週年校慶校史文物館內裝整修,委請柯博設計師協助規劃內部陳列擺設,於八十週年校慶揭幕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