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務處之職責在於規劃執行學校的各項教學相關業務,負責教學質量評估監控、招生、考試、全校學業、學籍管理、各類競賽、實驗教學等教學管理工作,行使具體的組織、調度、監督、檢查及調整等管理職能,並按照訂定的教學計畫施行。
教務處近幾年在蔡清和主任、賴昭呈主任、陳方睦主任、黃柏年主任、黃千在主任、王儀珍主任、陳威亨主任,以及現任張金群主任的用心規劃與努力執行下,學校整體教學環境,無論是教師教學、課程發展、學生學習、升學表現均有良好的績效。教務處編制有教學、註冊、設備、特教、試務五組,近幾任的教學組長曹榮勳老師、陳品誌老師、麥順發老師、王偲宇老師、陳芳君老師、呂冠見老師、高翊綪老師(現任);註冊組長吳翠綾老師、賴莉伶老師、楊秀菁老師、陳詩嘉老師、陳韻如老師、楊羚綺老師(現任);設備組長郭哲志老師、葉昌憲老師、林志龍老師、王聰鑫老師、高翊綪老師、李易真老師(現任);特教組長陳麗秋老師、周薇潔老師、何鴻志老師、相青蘭老師(現任);試務組長張志豪老師。以及劉麗梅幹事(退休)、吳顯耀幹事(退休)、林明杰幹事(退休)、邱萍菁幹事、王美子幹事(退休)、蔡孟蓉幹事(現舍監)、楊琇惠幹事(退休)、周玠薇幹事、劉欣宜幹事(現總務處)、孫美紗幹事(歿)、林彥鋒幹事(現總務處)、游宛儒小姐(現學務處)、魏見在先生(退休)、蘇美珠小姐(退休)、江麗滿小姐(退休)、詹麗芳幹事、張萃芬幹事,以及專案助理葉頴儒(國教署委辦之推動十二年國教課綱普高相關配套措施研究小組計畫)、柳逸家專案助理(推動均質化計畫),各司其職,齊心齊力,合力完成各項教務工作,為師生的教與學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近年發展特色
一、積極爭取各項社會資源,包括文教基金會及歷屆校友捐助,設置「琢璞惜珠」計畫,網羅國中高分群學生就近入學給予優厚獎勵,對於家境清寒並認真向學之同學,也給予各項補助使其能安心就學。
二、指導鼓勵學生參與各項校內外競賽,包括科展、小論文、學科能力競賽、國語文競賽、地理奧林匹亞競賽、全國美術比賽、機器人大賽,及其他各項英文、音樂、體育、社團競賽等,使學生發展多元才能,並透過對外比賽提升自我期許。
三、針對「美術資優班」、「數理實驗班」、「語文實驗班」等三種學習稟負不同的學生,用心規劃安排各種特色課程與學習參訪活動,實「適性揚才」的教育目標。
四、十二年國教的「免試入學」及「就近入學」,是透過優質化計畫提升學區內各個學校的素質,並透過均質化計畫整合學區內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資源,使每一位國中生都能就近找到適合自己就讀的學校入學。本校被教育部指派擔任「彰二區均質化精進標竿學校及總召學校」,以學校自我精進來作為學區的標竿,並負責學區教育資源的提升與整合。
五、承辦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增能工作坊」計畫,協助教育部引領全國高中職學校面對課綱變革帶來的衝擊與挑戰;以及透過各項增能工作坊的集思廣益,共同研擬課綱施行的各項具體作為。
六、因應107課綱以「核心素養」做為課程發展之主軸,著手規畫並邀請校內教師進行課程研發,包括立足台灣本土之「在地關懷」以及放眼世界之「國際視野」兩門跨學科共同研發之校訂必修特色課程。
七、建置「國際視訊教室與虛擬新聞主播台」,並擔任教育部「國際視訊會議課程」計畫核心種子學校。科技與網路的力量帶來了許多教育實現方式,透過各種國際視訊會議的交流,即可在不受時間和人力成本的限制下,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語文表達能力,並透過視野的提升和語文溝通能力,培育學生未來行走世界的全球移動力。
八、辦理赴日參觀旅行與英美遊學團,以及帶領老師學生和上海、貴州同級學校,進行雙向的教學觀摩和教育聯盟,使師生透過現場交流的教育刺激,內化成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動機。
九、藉助大學端資源以及社區企業和傑出校友的協助,辦理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習營隊,並運用各種策略鼓勵學生參與營隊活動,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廣度並延伸學習的觸角。
十、爭取各項教育補助經費,改善學校教學環境和教學設備,包括教室E化設備、門窗廁所、實驗室器材、無障礙空間、宿舍居住環境,為學生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